在铸造行业,炉前成分分析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熔炼节奏与产能上限。而传统流程太依赖人工取样、实验室化验,单次检测等等,所耗费时间长达30分钟,经常导致熔炉空转等待,日均产能损失高达15%。广州仪德精密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代理的德国斯派克直读光谱仪MAXx系列,凭借炉前5秒快速检测、智能校准技术与超低运营成本,成功助力多家铸造企业实现日增产2炉的突破!
一、传统取样流程:效率瓶颈如何拖累产能?
取样-化验-调整的漫长循环
工人需从熔炉中舀取铁水 → 冷却铸成样品 → 送至实验室打磨检测 → 等待30分钟出结果 → 再调整炉内成分。
每炉铁水检测耗时30分钟,日均8炉生产中有2炉时间浪费在等待上。
成分波动风险
传统设备检测碳(C)、硅(Si)等元素偏差达±0.05%,需多次复检,进一步延长周期。
人力与耗材成本高
每班需2名专职化验员,年人力成本超20万元;实验室耗材(砂轮、标样)年支出超8万元。
二、斯派克MAXx炉前方案:5秒检测,效率飙升
1. 炉前直接检测,省去取样等待
技术突破:
开放式火花台设计,直接将探头伸入熔炉旁铁水包,5秒内完成C、Si、Mn等元素分析。
检测精度提升至±0.01%(文件数据),避免重复验证。
流程对比:
传统流程:取样30分钟 → 结果滞后 → 熔炉空转。
MAXx方案:原位检测5秒 → 实时调整成分 → 熔炉连续作业。
2. ICAL 2.0智能校准:每日开班仅需5分钟
操作简化:
单标样完成校准,替代传统多标样流程,标准化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。
自动补偿车间温湿度变化,8小时内数据漂移<0.005%。
成本节省:
标样采购费用降低60%,年节省超3万元。
3. 氩气节能+免维护设计,运营成本直降40%
氩气管理:
待机时自动关闭气流,日均氩气消耗量从20L降至8L,年节省费用超5万元。
硬件优化:
石英透镜火花台抗高温氧化,更换周期延长至2年,维护成本降低50%。
三、成功案例:某铸造厂日增产2炉,年增效500万元
背景
华北某汽车铸件厂生产球墨铸铁件(碳当量3.6%-4.0%),传统检测导致日均熔炼仅6炉,产能严重不足。
解决方案
部署MAXx炉前检测系统:
铁水出炉后5秒内完成C、Si含量检测,实时调整球化剂添加量。
连续熔炼模式:
检测数据通过外接看板同步至中控室,熔炉无需停机等待,日均熔炼炉次从6炉提升至8炉。
人力与耗材优化:
取消实验室环节,减少2名化验员,年节省人力成本18万元。
成果
产能提升:日增产2炉,年新增铸件产量2400吨,增收500万元。
质量升级:碳当量波动范围从±0.1%缩至±0.03%,客户退货率下降90%。
四、为什么选择斯派克MAXx?
技术保障:
德国斯派克40年光谱技术积累,全球超10万家铸造企业验证。
恒温分光室(±0.1℃温控)适应铸造车间高温、多尘环境。
服务支持:
广州仪德提供AMECARE服务包:免费上门安装调试、操作员上门培训、终身软件升级。
华南、华中设有公司及办事处,24小时极速响应,保障设备零停机。